中国奶牛网(国内主要培育奶牛品种及特点)

2024-03-12 03:13:46

大约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地方就以引入品种为父本,以当地品种为母本,经过杂交、横交、扩群和选择,从而培育成了我国的乳用及乳肉兼用牛新品种,如中国荷斯坦奶牛、三河牛、草原红牛和新疆褐牛等。

(1)中国荷斯坦奶牛

中国荷斯坦牛是利用不同国家引入的纯种荷斯坦牛经过纯繁、杂交、级进杂交、高代杂种相互横交固定,后自群繁育培育而成,是我国目前培育的唯一的乳用品种。现已遍布全国,质量不断提高,并表现出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较高的生产性能。

外貌特征:中国荷斯坦牛毛色同荷斯坦牛。由于各地引用的荷斯坦公牛及本地母牛类型不同,以及饲养环境条件的差异,使我国荷斯坦牛的体格不够一致。我国荷斯坦牛的体型有大、中、小三个类型。大型主要是引用美国荷斯坦公牛与北方母牛长期杂交和横交而培育的荷斯坦奶牛。中型主要是引用日本、德国等国的体型中等荷斯坦公牛与本地黄牛杂交及横交培育而成,成年母牛体高为133厘米左右。小型主要引用荷兰等国的欧洲类型荷斯坦牛与本地黄牛杂交;或用其他国的荷斯坦公牛,与体型小的本地母牛杂交而形成。成年母牛体高130厘米左右。

中国荷斯坦牛体型外貌多为乳用型(有少数个体稍偏兼用型),具有明显的乳用特征。毛色多呈黑白花,花片分明,黑白相间。额部有白斑,腹底部,四肢腕、腑关节(飞节)以下及尾端呈白色。体质细致结实,体躯结构匀称。有角,多数由两侧向前向内弯曲,角体淡黄或灰白色,角尖黑色。乳房附着良好,质地柔软,乳静脉明显,乳头大小、分布适中。

生产性能:中国荷斯坦牛305天平均产奶量为6359千克,平均乳脂率为3.56%,在饲养条件较好、育种水平较高的地区,少数乳牛场全群平均产奶量已超过8000千克。产奶量超万千克的乳牛个体不断涌现。未经育肥的淘汰母牛屠宰率为49.5%~63.5%,净肉率为40.3%~44.4%;经育肥24月龄公牛的屠宰率为57%。

繁殖性能:中国荷斯坦牛性成熟早,具有良好的繁殖性能,大群母牛,第一情期受胎率为50%,年受胎率为90%,年繁殖率为80%。

中国荷斯坦牛是我国产乳量最高、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奶牛品种。为矫正其乳脂率较低、乳房下垂和臀窄斜等缺点,必须在培育和选择公牛上下功夫。在选择方法上要避免单纯对产乳量进行选择,而采用包括产乳量、乳脂率和体型外貌的指标,使其具有体质结实,外貌结构好,适应性强,利用年限长,遗传性稳定,以乳用为主,并且具有良好的肉用性能的特点。

(2)三河牛

原产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现90%分布在呼伦贝尔,10%分布在兴安、哲里木和锡林郭勒。是以西伯利亚牛、西门塔尔牛、雅罗斯拉夫牛、霍尔莫哥尔牛、后尔加尔牛、瑞典牛、蒙古牛等10多个品种,先经过长期相互杂交,后经系统选育,而形成的我国第一个乳肉兼用型新品种。

外貌特征:其毛色为红(黄)白花,花片分明,头白色或额部有白斑,四肢膝关节以下、腹部下方以及尾尖呈白色。有角、稍向上向前弯曲。

生产性能:以产乳为主,乳肉兼用。该牛的泌乳期为305天,305天产奶量平均为3145千克,乳脂率为4.1%~4.5%,平均为4.3%。2~3岁的育成公牛的屠宰率可达50%以上,净肉率可达46%以上。

三河牛较晚熟,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耐寒、易放牧等特点,对高温和潮湿的热带气候不适应。

(3)新疆褐牛

原产于新疆天山北麓西端的伊犁地区和准噶尔的塔城地区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是用瑞士褐牛、阿拉塔乌牛和科斯特罗姆牛,对新疆一些地区的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而育成的中、小型乳肉兼用新品种。

外貌特征:新疆褐牛有角,角尖稍直、呈深褐色,角大小适中,向前向上弯曲,呈半椭圆形。毛色呈褐色、深浅不一,头顶部、角基部、口轮周围和背线为灰白色或黄白色,眼睑、鼻镜、尾尖、蹄壁呈深褐色。

生产性能:若终年放牧饲养,则其泌乳期为150天,个体最高泌乳量曾达4168千克;若半牧半舍饲,则其泌乳期为280天,个体最高泌乳量曾达6099千克。乳脂率为3.9%~4.3%,平均为4.1%,乳中干物质为13.5%。经育肥后的阉割公牛,屠宰率可达52.5%,净肉率可达41.8%,骨肉比为1∶3.8。

新疆褐牛适应性强,体形外貌好,并有一定的泌乳、产肉和役用性能。适宜于山区、牧区、半牧区等条件较差地区的饲养。在今后的选育工作中,若能提高其生产性能则更佳。

(4)中国草原红牛

原产于内蒙古的昭乌达、锡林郭勒、乌兰察布、巴彦淖尔和鄂尔多斯等地,吉林省白城地区以及河北省的张家口市和张北县等地也有分布。中国草原红牛是用乳肉兼用型短角牛杂交改良蒙古牛,而形成的中、小型乳肉兼用新品种。

外貌特征:全身被毛为紫红色或红色,部分牛的腹下或乳房有小片白斑,角呈蜡**或褐色。大部分牛有角,角多伸向前外方、呈倒八字形、略向内弯曲。

生产性能:该牛的泌乳期为240天,通常泌乳量是蒙古牛的2~3倍。体格较小,但产肉性能好。在完全放牧的条件下,秋季膘最肥时屠宰,屠宰率可达50.8%,净肉率可达41.8%。由于其目前饲养管理水平还较低,生产性能还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因而其生产潜力还很大。

奶牛为什么会一直产奶?

(1)饲喂次数

乳牛的饲喂次数,我国各地比较一致,采用3次饲喂、3次挤奶。也有人建议3000~4000千克的奶牛可实行2次饲喂、2次挤奶的制度,因为2种制度的平均产奶量没有显著差异。但对于超过5000千克的奶牛,应采取3次饲喂、3次挤奶的制度,否则产奶量平均下降16%~30%。每次间隔的时间大致相等。但是如果遇到高产乳牛、泌乳盛期或夏天等情况,要适当延长饲喂时间和增加饲喂次数,以保证采食到足够的营养物质。试验表明,粗饲料日喂3次或自由采食,精料少喂或多次饲喂,可降低奶牛酮血症、乳房炎、产后瘫痪等发病率。

(2)饲喂方式

饲喂要定量定时,先粗后精,少喂勤添、以便使乳牛形成一个良好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形成后不要轻易变动,否则将影响消化,降低饲料的利用效果,饮水多在饲喂后进行。

(3)饲料要相对稳定

选用的饲料要保持相对稳定。冬季和夏季日粮变化不宜过于悬殊,青粗饲料要做到:青中有干,干中有青,青干搭配,饮水充足。

(4)粥料

粥料饲喂乳牛,对提高产奶量十分明显,具体做法是:在供乳牛的精饲料中,抽出一些玉米面、胡萝卜、麸皮、豆皮、豆腐渣等,夏天按精料总量的1/4,冬天按1/3的数量,加热做成粥料,在每次饲喂时、单喂或拌草喂,对高产乳牛增强食欲与产奶量,有良好效果。

(5)产犊季节及外界温度

在我国目前条件下,母牛最适宜的产犊季节在冬、春季。夏季饲料条件虽好,但气温太高,高温对乳牛生产能力的不利影响,会超过饲料条件好对乳牛生产能力的有利作用,即可以这样认为:夏季对乳牛生产能力的影响既有利也有弊,弊大于利,并且对高产牛的影响比低产牛大。据研究,荷斯坦乳牛的适温范围是0~20℃,生产环境上限是27℃,下限是-13℃。若超出适温范围对荷斯坦牛开始有不利影响,若超出生产环境界线,会导致产奶量明显下降,甚至危及健康。夏季气温超过27℃的情况是常见的,冬季在北方低于-13℃的情况也不鲜见,但牛舍只要门窗关闭好,无贼风,加之牛只本身的散热,牛舍内温度一般也不会低于-13℃。因此,夏季的产奶量往往低于其他季节。试验表明温湿指数(THI)超过70时,对奶牛的产奶量开始产生影响。夏季所产牛乳的乳脂率、乳蛋白率亦下降。高湿会加重高温的危害。因此,牛场周边可设置场界林带,种植乔木和灌木的混合林带(如属于乔木的各种杨树、旱柳、榆树等,灌木有河柳、紫穗槐等),该林带应加宽(宽10米以上,至少种树5行);夏季防止阳光直射,在运动场搭简易凉棚;牛舍设地脚窗(形成穿堂风和扫地风)、屋顶设天窗、通风管;采用纵向水平强力吹风,同时适当喷洒效果更好。乳牛场可采取每年的10、11月份2个月停止配种的做法,以避开7、8月份产犊。

(6)刷拭与护蹄

经常性地、认真地刷拭牛体,可促进皮肤呼吸,促进血液循环、保持牛体清洁,防止体表寄生虫的滋生,有利于牛的健康和产奶量的提高。乳牛场还要坚持定期修蹄,保持正常蹄形,否则易形成变形蹄。变形蹄的严重性在于初期不立刻产生危害,容易被人忽视,但一旦发展到严重变形,使肢轴和肢势异常或出现跛行时,产量就会突然下降,有的甚至不能站立与运动,食欲减退,日渐消瘦,致使生产性能低下,只好被迫淘汰。而削蹄则可增加产奶,据研究,中等变形蹄削蹄后产奶量增加5.1%~7.1%,在伴有跛行的变形蹄组,其效果达12.4%~17.3%。据统计蹄病淘汰率可占总淘汰率的19%。每年削蹄1~2次,就可使牛群基本上保持正常的蹄形。

同时还要注意:

①保持地面、运动场干净、干燥

地面污物要及时清除,铺垫运动场时应选择垫料。

②保持牛蹄清洁

经常清除趾间污物,冬季用干刷,夏季用清水。每天坚持不断。

③坚持蹄浴

用硫酸铜溶液经常给牛群消毒浴蹄,可减少发病率。发病率高的牛群可接种疫苗预防腐蹄病。

④及时治疗

发现蹄病应及时治疗,治疗无效或严重者应予以淘汰。

(7)初产年龄

母牛初次产犊年龄的迟早,对其头胎和终生产乳量有一定影响。一般情况下,育成母牛体重达成年母牛体重的70%时、14~16月龄配种,23~25月龄首次产犊为宜。

(8)产犊间隔

乳牛最理想是一年泌乳10个月,干乳2个月,产犊间隔为12个月。据研究,生产潜力相同的个体,往往是产犊间隔短的牛,可望获得高的产奶量。若产犊间隔由12个月延长到14个月,则平均产奶量由6864千克下降到6123.5千克。经产母牛一般产后60天就要抓紧配种,争取3个月内妊娠。乳牛产后60天,特别是76~85天,配种受胎率最高,超过90天则明显下降。

(9)干乳期的长短

为了使乳腺组织获得一定的休息时间和母牛体内贮存必要的营养物质,为提高下一胎产奶量和使胎儿更好的生长,必须让母牛在分娩前有2个月左右的干奶。

(10)挤奶技术和乳房按摩

正确的挤奶技术和乳房按摩是提高乳牛产奶量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合理安排挤奶次数可大大提高产奶量和奶的质量。一昼夜产乳量在15千克以下者,可采用二次挤奶制。产奶量为15~30千克,每天挤3次;30千克以上则挤4次;同样情况下的初产母牛则要多挤一次,因为初产母牛乳房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容量较小,因此增加一次挤奶,另外,也是为了增加乳房的按摩刺激,促进乳房进一步生长发育。挤奶前,用45~50℃的温水擦洗乳房,引起血管反射性扩张,使乳房血流量增加,擦洗与按摩乳房能通过神经中枢促使垂体后叶增加催产素的释放量,使乳腺产生强烈的排乳反射,再加以熟练的挤奶技术,可获较高的奶量,通常当乳房接受刺激(45秒)后,乳房开始发胀,偶尔乳头有乳漏出,说明奶牛已开始排乳。因此在擦洗和按摩乳房60秒(最多不超过90秒)后,必须开始挤奶。充分擦洗按摩乳房,不仅可使产奶量提高10%~20%、而且乳脂率提高0.2~0.4个百分点。若挤奶前不按摩乳房,乳腺泡的乳只有10%~25%进入乳池,而经充分按摩进入乳池中的乳腺泡可达70%~90%。乳池中乳的乳脂率仅为0.8%~1.2%,输乳管中乳的乳脂率为1.0%~1.8%,而腺泡中乳脂率高达10%~12%。乳房中积存的奶不仅不能成为下次挤奶量的积存量,并且对奶的分泌来说是一种阻碍,影响泌乳速度,因此每次挤奶不彻底,会降低平均乳脂率,还易造成乳房炎。

挤奶后,让母牛站立1小时左右,以使乳头括约肌完全收缩,可防止乳头过早与地面接触,能减少乳房疾病。

(11)体形大小

同一品种、同一年龄的乳牛,在一般情况下,体形大者,消化器官容积大,采食量多,产乳量较高。一般情况下,乳牛体重为600~700千克时,产奶量相对较高。在计算体形与产奶量的关系时,荷斯坦牛通常每100千克体重产奶量应达到或超过1000千克。在乳牛育种工作中,体形的大小作为重要的育种指标。任何品种的乳牛,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都有一个理想体重。在一般情况下,同一品种、同一年龄的乳牛,要选择体形大者。

此外,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定时、定位(挤奶牛的排列顺序。先挤第一胎无乳房疾病的初产母牛、其次挤无乳房炎病的经产母牛、然后是历史上曾患过乳房炎但现在无症状的母牛,最后挤各乳区产生不正常奶的母牛)、定人员,认真擦洗按摩乳房,工作时间不准大声喧哗等,均有利于乳的分泌与排出。反之若人声嘈杂,噪声不断、挤奶时间与位置不固定、常换挤奶员等均可对奶牛的乳分泌与排出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减低产奶量。

奶牛能不停的产奶,主要是因为奶牛在不停的被人工受精,不断的怀孕,然后生小牛,这样就会产生很多的奶。小母奶牛性成熟后使用人工授精法怀孕,生下小牛后即产奶,产奶期很长,直到再次人工授精,怀孕生子产奶。

而雌性奶牛则喂养大,通过手机雄性奶牛的精液,对雌性的奶牛进行人工授精,提高怀孕几率,从而产下小牛,进而继续产奶。小牛生下后喝不到母乳,小公牛除了留作种公牛的以外基本杀掉做成各种生化或工业用品,小母牛留着继续产奶。

扩展资料:

产奶周期

一头牛在生长的过程中,经过犊牛期,吃奶,过2个月后就断奶,称为断乳期,开始吃精料和草,之后 在生长的过程中经历青年期(3到14月后),奶牛就开始配种(14~24月),一般24月龄开始产犊,就进入了泌乳期,一般产奶300天后就进入干奶等待产。

乳房大而丰满,紧凑不下垂,前伸后展明显。四个奶区发展均衡,乳房中隔显而不深,附着好,支撑坚韧,后附着部高而宽,奶头大小适中,四奶头间距适宜,奶静脉粗而弯曲。成年公牛体高1.40~1.45米,体重900~1200千克;成年母牛1.30~1.35米,体重650~750千克。

百度百科-奶牛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